很常看到媽媽社團裡面討論親子共讀的相關話題
在這裡也寫一點自己的心得作一些紀錄
親子共讀什麼時候開始?
我自己是大概在小人眼睛已經可以清楚看到老母臉的時候才開始一起看故事書
那時大概6個月左右
而且一開始有一搭沒一搭
因為小人完全不會跟老母有互動所以一開始超級乏味
很空虛覺得不知道自己在幹嘛
雖然小人有在床上躺
但是卻搞的老母很像在跟空氣說話
那真的是一種非常孤獨的感覺XD
一路聽下來
很多媽媽甚至小孩還在娘胎裡就開始親子共讀了
超有心
我是沒這麼認真啦
但基本上我也會推薦還沒一歲就開始共讀
越早開始小孩的大腦的語言區那快就越早被活化喔
但老母們也不用很有壓力的給自己設定什麼共讀時間
生活當中若是有閒有空就隨時都能開始
假如一起看故事書的時間不多
若能大量的跟小朋友說話也OK
不一定一定得靠故事書
共讀上
時間可以固定也可以不固定
畢竟又不是每個媽媽都不用上班
共讀這回事
只要爸爸媽媽心有餘力再去做就好
親子共讀的書怎麼選擇?
沒有人天生就知道怎麼當老母
一如沒有人天生就知道親子共讀要怎麼開始(我們在這邊沒有考慮過天才 )
我最一開始踏入童書市場
大概就是兩個管道
一個就是跟隨已經當媽媽好一陣子的朋友
看他們都怎麼買或怎麼選
另一個就是參考現在很常見的親子部落客
不過參考部落客這就有一點有待商榷
雖然他們也很用心在介紹書
不過那介紹文的背後商業利益存在的比例也不小
所以時間久了部落客開團的書單我都只有看看而已
畢竟選童書這件事情
最重要的就是老母本人要喜歡 小人也要喜歡
別人喜歡的不見的自己家的小人會買單喔
我在選的時候一定都是先挑自己看順眼的
可能喜歡畫風 可能喜歡故事內容等等
我後來體會出的選書準則第一個就是老母要喜歡
不然老母連老母都吃不下去了是要怎麼演給小人看
小人雖然是文盲
但是他們對於情感表達的接收
是有的
如果老母故事說的敷衍或是沒有什麼感情只是念過去
那其實小人多少也會感受到 進而不覺得媽媽手中的故事書好像很有趣
媽媽不喜歡 小人就感受不到熱情XDDD
這樣就有點可惜了
後來我也喜歡看線上各大書展推出的書
畢竟那也是人家做過市場調查的
所以有一定程度的參考價值
到實體書店實際翻一翻啦
參考網路上一些書評等等一樣也能給自己一點方向
或者現在臉書超多繪本社團
多多參加類似社團也可以多少拓寬自己在繪本界的視野喔
之前介紹過的文化部的繪本花園那邊也蠻有參考價值的
如果沒什麼頭緒也可以去那邊看看
有些媽媽會挑喜歡的作者或出版社下去買
有些媽媽會依照故事書的型態下去買
有些媽媽看到價錢已經打到骨折 就會閉著眼睛買
大家的作法其實都不太一樣
啊我最後覺得適合自己的方法
大概就是去amazon看看評論
然後去youtube搜尋一下這本有沒有在網路上
如果有就給它趁機整本看過一輪
基本上長青的童書在網路上都可以找的到
所以想在家就可以看看內容
善用網路資源就對了~
親子共讀的時間?
如果可以
養成每天定時定量餵小孩童書繪本自然是最理想的做法
那是最快養成看書習慣的一個方式
可惜現在的大環境不是說每個媽媽都能當全職
而即使是全職媽媽也未必有空可以每天固定同一個時間去唸書給小朋友聽
執行共讀一年多下來的心得
會覺得其實只要有空
隨時隨地都能親子共讀
時間長短不拘反正就量力而為
看個醫生 等待的時候也可以親子共讀
搭車出門 小人在車上鬧的時候也可以親子共讀
不一定說要每天晚上睡前啦 或是每天的什麼時候等等
時間若能固定當然很好
但如果沒辦法也可以很機動的調整
用最沒壓力的方式去進行就好
有時收到的效果反而出乎預期呢
親子共讀的語言?
兒科楊為傑醫生曾經在臉書上面寫過一篇文章
有關於學語言的
該篇貼文的結論
是說小孩跟大人學語言的順序相反
可以從大量遊戲音樂故事
讓小孩從自然語感中歸納該語言的文法
也就是小孩會自己知道該怎麼去說
但他又有提到雙語的部分
“不是母語等級的不要自己教小孩”
這樣讓我不禁思索
我的英文沒有流利到可以不看書直接講故事
那所以我買的英文繪本應該都用中文去解說嗎?
文章下面還有一個媽媽提問
「請問楊醫師~那如果把拔英語、中文都擅長,把拔也是可以並行嗎?或者把拔負責講英文 媽媽講中文呀?」
結果醫生說「一人一種語言」
好像說爸爸選一種就好,不要爸爸兩種都用
一個人身上就是一種語言
那篇文章是今年一月份的了
有點難尋找
這邊就不貼連結改天有空再努力往前滑一下
我當時受到這篇文章的影響
所以剛好兒子一歲兩個月左右那個階段
是英文繪本我也都用中文念
不過在那之前我本來共讀的時候就幾乎是念中文居多
只是有時候看內容簡短的繪本會用全英文念
那篇文讓我有一陣子共讀時都只說中文˙
我本來有一個觀念
是希望小孩子能用母語思考了
再來引入另一個語言
(不過關於這個 派別倒是很多 可以在各大幼稚園討論區發現相關的討論蹤跡
例如幼稚園是要念全美啦 還是雙語啦 還是公托這種討論串)
我跟先生都不是雙母語或多語系環境下出身的人
我們最厲害的就是說中文而已
所以我共讀的時候用英文只是有一搭沒一搭
但我沒想過是否共讀時使用兩種語言會讓小孩錯亂(注意這句的口氣是疑問句 我不知道實際上到底會不會錯亂 畢竟我也是第一次當媽)
不過後來小孩漸漸長大
我發現我說的中文他都能理解
而漸漸的他也可以用中文回答我一些問題
這個時候我開始實驗性的加入英文
念故事書的時候簡單的英文就直接全英文去唸
不過我有一句英文一句中文解釋這樣
而現在他再兩個月多就快兩歲了
沒有出現混淆的狀況
而且也說的出來很多個英文單字甚至是一些簡短的句子
我後來覺得
等到中文有一定程度的理解能力再中文並進
似乎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我想醫生說的不是自己母語不要教小孩應該是說在建構語言從無到有這個過程吧
如果是輕鬆愉快的親子共讀
好像也沒那麼嚴重XDDDDD(自己在說)
就讓小孩多習慣有另一種語言的存在
達到這樣的功效而已
只要媽媽有能力駕馭
就可以適時用英文說
如果連媽媽都覺得用英文很吃力
那幹嘛不買中文版啦!!!!!!!!
不過以上是我個人實務上的一點小經驗分享
每個家裡的小小孩都是獨一無二的
所以並不是適用我家就可以套用在你家喔~~~
最後附上我家小人的初步陪讀成果
他們真的有在聽~~~~~~